2025年3月28日,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昂瑞微”)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,成为今年首家未盈利企业申报案例。作为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“国产替代先锋”之一,昂瑞微凭借20.67亿元募资计划、50.88%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引发市场关注。然而,对于其招股书中客户信息披露不透明的争议,却为其上市之路蒙上一层不确定性。招股书显示,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连续三年接近或超过70%,这种高集中度背后是否暗含核心客户身份的异常性?
信息披露存疑,终端与代理商客户关系模糊
相较于同业公司规范化的客户信息披露机制,昂瑞微在终端客户与代理商关系的透明度上存在明显不足:其披露内容仅以笼统表述概括客户结构,未明确区分终端客户与代理商的对应关系,这种关键信息的缺失与可比公司(如慧智微、唯捷创芯等)详实披露客户层级、合作模式的做法形成鲜明反差,客观上削弱了投资者对其业务真实性和市场地位的评估依据。
其中,第一大客户的“异军突起”尤为引人注目——该单位通过工商查询成立于2021年,社保参保人数仅23人,注册资本为1000万,却在2023年突然一跃成为昂瑞微的第一大客户。2024年持续为第一大客户,业务规模与公司体量形成显著倒挂,令人疑惑的是,昂瑞微招股说明书终端与代理商客户关系为何如此闪烁其词?昂瑞微客户到底是谁?
与之相比,唯捷创芯披露了更为具体的客户信息,包括前五大客户对应的终端客户名称(如小米、OPPO等)、合作起始时间,以及不同销售模式(经销、直营)下的收入占比。
唯捷创芯招股书写明终端与代理商客户关系
隐匿代理模式可能掩盖诸多财务问题,昂瑞微招股说明书终端与代理商客户关系如此模糊,是否存在隐藏关联交易、虚增收入的风险?
此类操作在过往IPO案例中已有前车之鉴:华曦达曾因隐瞒第一大客户智慧媒体为关联方的事实(该客户智慧媒体由公司副总经理亲属控制,2021-2022年贡献超20%收入),导致IPO折戟并遭行政监管。诺康达则因申报科创板时隐匿与第二大客户亦嘉新创的关联关系(双方股东存在重叠),被问询后主动撤回申请,成为“最短命”申报企业。
慧智微详细列示公司4G模组、5G模组等不同产品的收入、销量和平均销售价格(见下图)。
昂瑞微招股书在信息披露上存在诸多问题:终端客户关系模糊,难寻终端品牌与经销商链路;产品分类过于宽泛,未区分技术代际与价格区间;单价披露也不完整,全品类均价无法体现技术差异。这些系统性信息缺失,是否构成了科创板IPO企业中罕见的信息披露灰色地带?值得深思。
推荐阅读: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